來源:全球半導體觀察 原作者:劉靜
近日,日本今年第4號臺風“艾利”在日本長崎縣佐世保市附近登陸,影響了多家日本半導體工廠的生產和運營。
7月12日,美光發布新聞稿稱,由于該地區的惡劣天氣,其廣島DRAM制造廠于2022年7月8日星期五經歷了長時間的電力中斷。所有美光團隊成員都很安全。
美光表示,斷電造成工廠關閉部分設施,目前運營已經恢復到較低的水平,并將在下周繼續恢復。美光正在評估,事件發生時正在生產中的芯片,以確定產品是否符合公司嚴格的質量標準。
美光預計,公司2022財年第四季度和2023財年第一季度的生產力和芯片報廢都會造成產量損失和相關成本影響。
據了解,目前,美光正在評估該事件對近期供應的影響,并正在努力利用現有庫存及其剩余的DRAM工廠來滿足客戶的關鍵要求。美光稱,將根據情況公布最新消息給客戶。
針對此次停電事件,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分析師表示,美光廣島停電持續約5-10分鐘,停電發生后UPS電源立即介入,部分晶圓受損但情況不嚴重。
據集邦咨詢調研,美光廣島工廠目前產能約11.5萬片每月,是美光DRAM全產能的30%左右。
集邦咨詢認為, 目前的DRAM庫存可以完全彌補生產的損失,對美光F4Q22 DRAM收入的影響非常小。
市場方面,集邦咨詢認為,現貨價格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變動情況。根據集邦咨詢近期預測,2022年第三季DRAM價格跌幅將達近10%。
眾所周知,美光是全球第三大DRAM廠,集邦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美光實現營收57.19億美元,同比增長2.4%,是前六大廠商中唯一季增長的廠商,市場占有率23.2%。
據悉,美光日本廣島工廠是其在2013年收購爾必達(ELPIDA)時取得,之后積極進行投資。目前,該廠投產制程主要為1Z納米(占比50%以上)和1Y納米(占比約35%)。
今年6月,日本東京電視臺報道稱,美光執行副總裁Manish Bhatia接受專訪時首度透露,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利用日本廣島工廠生產1β制程的DRAM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受日本惡劣天氣影響的半導體廠商除了美光之外,還包括汽車芯片制造商龍頭瑞薩電子位于日本熊本川尻工廠。
根據瑞薩電子7月6日發布的聲明,公司位于熊本的川尻工廠電線于7月5日被雷電擊中導致瞬間電壓下降,造成9成設備暫時停工。川尻工廠主要生產車用MCU等產品。
最新消息是,瑞薩電子于11日宣布,該廠的生產作業已經恢復正常。
瑞薩表示,半成品的報廢、和停產導致的產量損失,約相當于一周的產量,比原本預期的損失約2周的產量減少一半。
封面圖片來源:拍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