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球半導體觀察 原作者:奉穎嫻
近期,全球開放硬件標準組織RISC-V International首席執行官Calista Redmond對外透露,RISC-V架構芯片出貨量已突破百億顆,2025年RISC-V架構芯片有望突破800億顆。
RISC-V架構始自2010年,是基于精簡指令集(RISC)原則的開源、免費指令集架構,也是被視為可以沖擊x86、Arm的第三大CPU架構,具有完全開放、免費授權、低成本研發、精簡靈活等特性。
基于上述優點,近年RISC-V架構廣受科技巨頭青睞。高通、英偉達、三星、IBM、谷歌、華為等公司紛紛加入RISC-V International陣營,助力RISC-V技術開發與標準制定。此外,在x86架構占據龍頭位置的英特爾也將目光鎖定RISC-V。
今年2月,RISC-V International宣布,英特爾公司已加入該組織,同時英特爾代工服務客戶解決方案工程副總裁Bob Brennan也將加入RISC-V董事會和技術指導委員會。英特爾表示,已經看到代工客戶對支持更多 RISC-V IP 產品的強烈需求,英特爾代工服務 (IFS) 將成為唯一一家提供針對所有三種行業領先 ISA(x86、Arm 和 RISC-V)優化的IP的代工廠。
6月外媒報道,英特爾和巴塞羅那超級計算中心聯合表示,雙方將投資高達4億歐元,聯手建立一個實驗室,主要用在開發基于RISC-V的處理器,以支持高性能計算 (HPC) 系統,以及用于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專用芯片。
在一眾科技巨頭支持下,目前RISC-V架構應用不斷擴展,在細分市場眾多的消費電子、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新興應用領域內,都能看見RISC-V架構的身影。
基于RISC-V架構免費、開源的特性,同時也為了擺脫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在芯片設計、知識產權等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近年我國積極發展RISC-V產業。
上海是國內首個明確表示支持RISC-V發展的地區,2018年7月上海發布《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關于開展2018年度第二批上海市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集成電路和電子信息制造領域)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支持RISC-V相關設計和開發的企業。
同年10月,中國RISC-V產業聯盟正式在上海張江成立,該聯盟旨在解決中國RISC-V領域共同面對的關鍵問題,建立中國國產自主、可控、安全的RISC-V異構計算平臺,促進形成貫穿IP核、芯片、軟件、系統、應用等環節的RISC-V 產業生態鏈。
目前中國RISC-V產業聯盟圍繞RISC-V指令集推出了一系列IP核、芯片、系統、軟件等,同時該聯盟會員數量已經超過150家。
中國RISC-V產業聯盟官網顯示,聯盟創始會員名單共64家、元年新增會員名單31家、2019至2022年新增會員名單為56家,涉及企業包括芯原微電子、北京君正、華大九天、地平線、紫光展銳等。此外,據媒體報道,今年紫光國微、中國移動OneOS物聯網操作系統、芯盛智能等也先后加入中國RISC-V聯盟。
隨著中國RISC-V聯盟茁壯成長,國內RISC-V架構不斷發展,“國產芯”有望擺脫掣肘,迎來自主可控發展的新階段。
封面圖片來源:拍信網